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西卷)語 文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共150
分。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科目”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3.考試結(jié)束,監(jiān)考員將試題卷、答題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
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絢(xuàn)麗 豐腴(yú) 倩(qiàn)影 乳臭(chòu)未干
B.赦(shè)免 嗜(shì)好 逡(qūn)巡 弱不禁(jīn)風
C.游說(shuì) 憤懣(mèn) 逶迤(yí) 不見經(jīng)傳(chuán)
D.泅(qiú)渡 坍圮(pǐ) 恐嚇(xià) 否(pǐ)極泰來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風靡 吻頸之交 自詡 一籌莫展
B.寒磣 禮尚往來 償試 殺一儆百
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殺 原形畢露
D.肆意 淋漓盡致 編撰 理屈詞窮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A.想當初,慈禧太后的陵寢造得多么堅固,曾幾何時,還是禁不住軍閥孫殿英的火藥爆破,落了個一片狼藉。
B.導演馮小剛把《集結(jié)號》中最重要的角色給了谷志鑫,其他演員幾乎成了舉重若輕的人物。
C.上屆冠軍挪威隊以全勝戰(zhàn)績出線,表現(xiàn)十分出色,其衛(wèi)冕雄心及雄厚實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國算是窮人,經(jīng)常得到政府機構(gòu)的接濟和幫助,但她并不總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動為社會做些好事。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素有“廬山第一景”之稱的石門澗,是廬山的西大門。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鳥語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霧繞。
B.某文化局長因工作需要調(diào)任交通銀行行長,收入提高了十幾倍;后改任財政局長,收入又降到了行長任上的十幾分之一。
C.10月份以來,江東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銀杏樹葉飄舞,滿地金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為了使這項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嚴格的申請程序,一旦發(fā)現(xiàn)詐騙,處罰極其嚴厲。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數(shù)學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達了一種探索精神。
①人總有一個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離開了這種探索精神,數(shù)學是無法滿足人的物質(zhì)需要的
③因此人應(yīng)該去探索這種深層的內(nèi)在的秩序,以此來滿足人的物質(zhì)需要
④數(shù)學的出現(xiàn)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物質(zhì)生活需要
⑤數(shù)學家更進一步相信,這個秩序是可以用數(shù)學來表達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競技慶典是古羅馬文化中一種獨一無二的儀式,它集競技、宗教慶祝、勝利游行、血腥表演為一體,是幾百年間最為流行的全民娛樂方式。
為羅馬辯護的學者試圖把競技慶典中的血腥表演歸結(jié)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獻祭的宗教行為。然而,史料顯示,羅馬社會中使用人牲的現(xiàn)象比較罕見,通常只用牛羊獻祭,只有在國家安全受到明顯威脅時,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處死少數(shù)異族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jù)是,羅馬人往往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以此作為自身“文明性”的反襯。
公元2世紀至5世紀羅馬人與基督徒的論戰(zhàn)也從反面證明了羅馬人憎惡人牲的立場。在論戰(zhàn)中,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以活人獻祭,以此確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優(yōu)越地位,將對方釘上野蠻人的恥辱柱。
如果說羅馬人的部分屠殺行為具有某種宗教色彩,那也是與軍國主義捆綁在一起的。作
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公開處決戰(zhàn)俘的確有向庇佑羅馬的諸神感恩的意味,但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斷言,“競技慶典從本質(zhì)上說是為生者舉行的儀式,而不是為死者舉行的獻祭”。對于以軍事立國的羅馬民族來說,這些屠殺行為首先是國家強力的展示。但屠殺行為竟會演變成娛樂節(jié)目,則與羅馬人縱容和欣賞的態(tài)度有密切關(guān)系。羅馬的所有階層都對血腥表演極為癡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議員,下至身無分文的城市貧民,都熱衷于觀看人獸搏斗、集體處決和角斗士對決等節(jié)目。這些被處死的人主要是戰(zhàn)俘、罪犯和奴隸,他們被稱為“有害之人”,換言之是羅馬帝國的害蟲。因此,他們的死在羅馬觀眾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內(nèi)加的說法,屠殺他們只是出于“游戲和娛樂”的動機。正因為這樣的屠殺沒有觸動羅馬人的道德底線,所以他們才毫不掩飾、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馬賽克藝術(shù)中加以描繪。
雖然仁慈一直是羅馬人崇尚的道德準則,羅馬歷史上卻從來沒有大規(guī)模的抵制血腥表演
的運動。更令人驚訝的是,扮演社會良心角色的知識分子同樣沒有在原則上否定這樣的血腥
表演。西塞羅雖然在一封信中批評了龐培的競技慶典,但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這樣的表演對于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來說毫無樂趣可言。塞內(nèi)加是競技慶典最嚴厲的批評者。但他并不是從根本上反對表演性的屠殺,只是反對以娛樂為唯一目的的屠殺。他認為殘酷的集體處決是絕對正義的懲罰。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此密集、強烈的暴力表演對觀眾道德的腐蝕作用,所以他強調(diào),競技慶典中的死亡一定要體現(xiàn)出勇敢的品質(zhì)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學家甚至稱贊此類表演有助于培養(yǎng)羅馬公民的勇氣和斯多葛主義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選自李永毅、李永剛《死亡盛宴:古羅馬競技慶典與帝國秩序》,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競技慶典”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競技慶典是古羅馬文化中最為流行的全民娛樂方式,羅馬人都從中得到樂趣。
B.競技慶典本質(zhì)上不是為死者舉行的獻祭,而是為生者舉行的儀式。
C.競技慶典由人獸搏斗、集體處決和角斗士對決三項血腥表演構(gòu)成。
D.競技慶典有助于培養(yǎng)羅馬公民的勇氣和斯多葛主義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了確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優(yōu)越地位,基督徒和羅馬人在祭祀活動中只用牛羊獻祭,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
B.為了展示國家強力,羅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議員,下至身無分文的城市貧民,都熱衷于觀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雖然一直是羅馬人的道德準則,但是在古羅馬文化中,它與欣賞娛樂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羅馬知識分子擔心,盡管血腥表演沒有觸動羅馬人的道德底線,但密集、強烈的暴力表演會對道德產(chǎn)生腐蝕作用。
8.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羅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為自身“文明性”的表現(xiàn),這就表明羅馬人已經(jīng)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懷。
B.羅馬所有階層都對血腥表演極為癡迷,把人獸搏斗、集體處決和角斗士對決當作娛樂節(jié)目,可以說對人類的屠殺符合他們的道德準則。
C.羅馬社會通常只用牛羊獻祭,而且往往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因此,很難將競技慶典中的屠殺理解為一種宗教行為。
D.羅馬知識分子沒有在原則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對此稱贊有加,可見他們普遍缺乏社會良心。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題。
公諱德用,字符輔,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師,以討李繼遷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當是時,公為西頭供奉官而在武康之側(cè),年十七,自護②兵當前,所俘斬及得馬羊,功為多。及歸,公又請殿將。至隘,公以為:“歸之至隘而爭先,必亂;亂而繼遷薄我,必敗。”于是又請以所護兵馳前至隘而陣。武康為公令于軍曰:“至陣而亂行者,斬!”公亦令日:“至吾陣而亂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陣,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為之按轡④。繼遷兵相隨屬,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嘆日:“王氏有兒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觀察使。軍人挾內(nèi)詔,求為軍吏。公爭日:“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fù)治;且軍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則軍人必大受其侵。”明肅太后固使與之,公固不奉詔。已而太后亦寤,卒聽公。于是天子心賢公,遂以公檢校太保、簽署樞密院事。公固辭:“武人不學,不足以當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聞天下,而狀貌奇?zhèn),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輔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為武寧軍節(jié)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長史,赴本鎮(zhèn),賜手詔慰遣;蚵効椎垒o死,以告日:“是嘗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日:“孔中丞豈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當如此也,惜乎朝廷無一忠臣。”
嘉佑九年,進封魯國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實樂易,與人不疑,不詰小過,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溫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而所得祿賜,多散之親黨。善治軍旅,寬仁愛士卒,士卒樂為之用。與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為莫能窺也。
(選自王安石《臨川文集》,有刪節(jié))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謚武康。②護:統(tǒng)率。③帖:安定,順從。④按轡:扣緊馬韁緩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亂而繼遷薄我,必敗 。狠p視
B.除福州觀察使 除:授予官職
C.繼遷兵相隨屬 屬:連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豈害某者乎 愀然:憂愁凄愴的樣子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B
C D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xiàn)王德用“善治軍旅”和“坦蕩無私”的一組是
A. B.
C. D.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年時代的王德用即在父親麾下統(tǒng)軍殺敵,立下諸多戰(zhàn)功;他統(tǒng)率軍隊軍紀嚴明,整肅有序,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因而得到父親的由衷贊賞。
B.王德用治軍用人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他拒絕執(zhí)行明肅太后為人謀求軍職的詔命,最終贏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贊賞,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輔的建議,王德用被天子外放為地方官。但是當孔道輔去世時,他反而感傷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現(xiàn)出一種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為人寬厚忠實,淡泊名利,平和處世,得到廣泛愛戴。文章運用生動的敘述描寫,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絕密★啟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西卷)
語 文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項:
第Ⅱ卷共4頁,須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fù)治。(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送人歸京師①
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guī)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注】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
(1)指出詩中“子規(guī)”意象的含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是否矛盾?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學常識與詩文填空。(5題限選4題)(8分)
(1)小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與___________,并列稱為小說的“四大家族”,?shù)贍柕率切≌f《_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2)豈日無衣?_________________。王于興師,_____________,與子偕行!
(《詩經(jīng)•秦風•無衣》)
(3)《離騷》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取諸懷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王羲之《蘭亭集序》)
(5) _____________,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
五、(2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題。
飲一口汨羅江
熊召政
汨羅一水,迤迤邐邐,在中國的詩史中,已經(jīng)流了,兩千多年。詩人如我輩,視之為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飲者,更是大有人在。當然,飲的不是玉液瓊漿,而是在漫長的春秋中濁了又清,清了又濁的苦澀。這苦澀,比秋茶更釅。
這會兒,我正在汨羅江的岸邊,掬起一杯渾黃得叫人失望的江水。為了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飲一口汨羅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馳特意趕來的啊!
脖子一揚,我,飲了一口汨羅。
立刻,我感覺到,就像有一條吐著芯子的蛇竄入我的喉管,冰涼而滑溜,在我肝膽心肺間穿行,如同在煙雨迷蒙的天氣里穿過三峽的蛟龍。
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臉色難堪,埋怨說:“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這水太臟了。”我報以苦笑。
朋友繼續(xù)說:“你們詩人都是瘋子,不過,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嚴重,圣徒們也是長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認,朋友這么說,并不是譏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帶有青島啤酒和可口可樂,為什么,我非得飲這渾黃的汨羅?
這小小的隔閡,讓我想起禪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禪師藥山椎儼看到一個和尚,問:“你從哪里來?”和尚答:“我從湖南來。”藥山又問:“湖水是不是在泛濫?”答:“湖水還沒有泛濫。”藥山接著說:“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為什么沒有泛濫?”和尚對此沒有滿意的回答。因而藥山的弟子云巖說:“是在泛濫。”同時,藥山另一個弟子東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濫!”細細品味這句話,不得不佩服禪家獨特的思維品質(zhì)。何水不臟?我想對朋友當頭棒喝的這四個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濫的追問。
不過,那四個字我終究沒有問出口。然而由禪家推及詩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濫,每個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節(jié)的湖水泛濫,又有幾個人能感覺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羅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羅不只是湘北的這一條,也不盡然是由波濤組成,知道這一點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濫!還可以推補一句,何處沒有汨羅江?
嵇康的汨羅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廣陵散》;李白的汨羅江,是一片明月;蘇東坡的汨羅江,是一條走不到盡頭的貶謫之駱;秋瑾的汨羅江,是一把砍頭的大刀;聞一多的汨羅江,是一顆穿胸的子彈……到這里,我禁不住問自己:
你的汨羅江會是什么呢?
據(jù)考證,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從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寫詩做人的坐標。每當災(zāi)難來臨,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羅江。好多次,當我的憤怒無法宣泄,我就想跑到這里來,跳進去,讓汨羅再汨羅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這汨羅江的岸邊,飲了一口渾黃后,我的憤怒被淹滅了,浮起的是從來也沒有經(jīng)歷過的惆悵。
江面上,二三漁舟以一種“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悠然,從我眼前飄過。不知道屈原為何許人也的漁翁,一網(wǎng)撒去,撈回來的是最為奢侈的五月的陽光。偶爾有幾條魚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葉,也被漁翁扔進了魚簍。那也是他的收獲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漁翁之意,卻是肯定在于魚的。
中國的漁翁形象,從勸屈原“何不隨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慣看秋月春風”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權(quán)力更迭,人間興廢,與他們毫不相干。船頭上一坐,就著明月,兩三條小魚,一壺酒,他們活的好逍遙啊!你看這條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羅江上,屈原早就不見了,而漁翁仍在。
這就是我的惆悵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詩人寫過這么一首詩
蕭瑟寒塘垂竹枝,長橋屈曲帶漣漪。持竿不是因魴鯉,要斫青光寫楚辭。
看來,這位詩人的心態(tài)和我差不多,又及想當屈子,又想當漁翁,結(jié)果是兩樣都當不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這么說過。
既如此,我的飲一口汨羅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歸去罷,歸去來兮,說不定東湖邊上的小書齋,就是我明日的汨羅。
(選自《問花笑誰:熊召政美文精選》,有刪改)
16.結(jié)合文意,概括“泊羅江”的兩種主要含義。(每種不超過15個字)(6分)
答:①
②
17.從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6分)
答:
18.“漁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9.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認為,淚羅一水,迤迤邐邐,在中國已經(jīng)流了兩千多年,渾黃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澀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詩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為是怪異的,所以他們是“圣徒”與“瘋子”的矛盾集合體。
C.文中“禪家公案”一段,在結(jié)構(gòu)上起過渡作用,承上啟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現(xiàn)空間。
D.“嵇康的汨羅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動,語勢增強。
E.作者又想當屈子,又想當漁翁,但慮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決定躲進書齋,做一個明哲保身的人。
六、(9分)
20.請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25個字)(4分)
用激光使水蒸氣“冷凝”成為雨滴,稱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脈沖從空氣當中的原子里分離出電子的過程有助于生成羥基原子團,這些原子團可將空氣中的硫和二氧化氮變成能夠“附著”水蒸氣的凝結(jié)核,進而使水蒸氣“冷凝”成水滴。這就和浴室中的鏡子表面出現(xiàn)水霧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氣層中撒播鹽;虻饣y顆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種更加“清潔”的選擇。此項技術(shù)尚處初級階段,能否大規(guī)模推廣應(yīng)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21.請說明下面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及其寓意。(不超過65個字)(5分)
七、(60分)
2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國著名歌手邁克爾•杰克遜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見過我的童年么?我在尋找我來自的世界。”童年,本應(yīng)天真爛漫;童年,本應(yīng)百無禁忌;童年,本應(yīng)無憂無慮……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卻漸行漸遠,正從我們身邊消失。
請以“找回童年”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寫議論文或記敘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5 BDABA
二、(9分,每小題3分)
6—8 BCC
三、(12分,每小題3分)
9—12 ACAB
四、(24分)
13.(10分)
(1)軍人敢于倚仗詔命來干預(yù)軍隊制度,以后(就)無法再整治。
(2)于是認為(既然)人們像這樣議論,王德用(就)不(再)適合執(zhí)掌重要而秘密的大事,跟隨在君王身邊。
(3)一生少有玩賞愛好,不憑借名聲官位傲慢待人。
14.(6分)
(1)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
(2)不矛盾。因為在詩人看來,即使故園沒有戰(zhàn)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歸京時,觸景生情,心中難免生出一段優(yōu)國之愁。
15.(8分)
(1)長篇小說《項鏈》
(2)與子同裳 修我甲兵
(3)攝提貞于孟限兮 唯庚寅再以降
(4)語言一室之內(nèi) 放浪形骸之外
(5)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21分)
16.(6分)(1)憂國憂民者的精神寄托;(2)憂國憂民者苦難的象征;(3)屈原殉國之處。
17.(6分)(1)憤世嫉俗(憤怒)
(2)惆悵
(3)索然(失望)
18.(5分)寓意:①指只關(guān)注眼前物質(zhì)利益的人;②指明哲保身的逝世者。
作用:與憤世嫉俗的屈原開式鮮明的對比,以凸顯屈原的高尚,表達作者對現(xiàn)實的感慨。
19.(4分)A、E
六、(9分)
20.(4分)激光造雨的定義、原理、優(yōu)點及研究現(xiàn)狀。
21.(5分)內(nèi)容:漫畫由奧運五環(huán)標志和薩馬蘭奇的頭像構(gòu)成,五環(huán)成為薩馬蘭奇的眼鏡。
寓意:薩馬蘭奇和現(xiàn)代奧運已經(jīng)融為一體或薩馬蘭奇透過奧運看世界。
七、(60分)
22.(60分)略